华东师大齐卫平教授做客“南开马克思主义名家论坛”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3-17浏览次数:414

3月16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齐卫平教授做客南开马克思主义名家论坛,此次是“南开马克思主义名家论坛”第三讲。齐教授以《全面从严治党重大课题:严肃政治生活和强化监督》为题,就如何认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如何理解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的含义与关系,如何体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做了2个小时的学术演讲,阐述了他个人的深刻见解。永利3044noc经理纪亚光教授和部分青年教师及硕、博研究生共40余人聆听了学术报告,林绪武教授主持了论坛。 

      齐教授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实际经历,提出应当超越简单的现象认知,从更深刻的层面认识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不能仅局限于字面上的机械解读,应从战略高度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齐教授还提出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应当深化研究的五个问题:历史方位问题、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实践特征的问题、治标与治本的关系问题、“全面从严治党”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问题,并对每个问题做了精彩的阐述。

关于集中党内政治生活与党内监督的意义,齐教授指出,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反腐是一种现象,它属于作风建设的内容,是比较浅层次的。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是较深层次的东西,现阶段,应当实现话语转化,依据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治标促进治本的实现。齐教授还特别强调,集中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并不是否定和放弃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应当永远在路上,但不能总在转变的路上。齐教授认为,党内政治生活是指政党作为政治组织进行教育管理和党性训练的活动,并指出,它的主要特点是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政治性。关于党内监督,齐教授强调要重点研究党内监督体系与国家监督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关于新《准则》和条例的基本内容和精神。齐教授重点分析了新《准则》和旧《准则》的关系,指出二者不是替代关系,强调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他指出,一方面,党内政治生活具有基本规范,这些基本规范不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党内政治生活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

齐教授还就相关问题解答了现场师生的疑问,同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与讨论。整场报告,齐教授不仅深刻而具体的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与主张,还结合自己多年教学与科研的丰富经历,和师生们分享了做学术研究的两点深刻体会:一是做研究时应当把政治问题学术化,从学术角度研究政治方面的重大问题。二是做研究时应当考虑怎样把空泛的问题具体化,善于找到研究的问题,聆听报告的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齐卫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等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1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曾获上海市育才奖、宝钢优秀教师奖,10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宣传和研究优秀成果奖,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0多项,兼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全国政治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客座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特邀研究员。